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正文

3月18日下午,第十一期弘深科创沙龙在重庆大学A区逸夫楼声音图书馆举行。本次沙龙邀请到上海交通大学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欢喜和大连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赵美森,为大家分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践与探索。

刘欢喜系统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改革措施与成果。上海交大作为全国唯一的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改革试点单位,围绕“政策制定、队伍建设、转化机制、科创环境”构建了完整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特别是在“一门式”成果转化服务以及科技成果国资单列管理、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制度建设等方面,对全国高校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赵美森介绍了大连理工通过建立“四个一”转化体系、“2+10+7”政策体系与创新联合体,打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全链条,进一步推动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重庆市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处处长谢从波强调了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核心作用,指出需凝聚多方力量形成合力,强化跨领域协同,携手推进重庆市科技成果转化。

重庆大学图书馆党总支书记何栎介绍了重庆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中心成立以来,积极融入学校成果转化体系,服务于学校知识产权工作,并取得了系列成绩。

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董绍江,分享了该校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并表示未来将积极探索多元化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推动设立产业基金。

来自西南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科技大学、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等市内高校的代表50余人参加了此次沙龙。与会嘉宾围绕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体制机制、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等问题展开深度探讨,提出要建立容错机制、加强产业基金和政策扶持、校地深度结合等措施,进一步助力高校实验室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本期沙龙由重庆大学技术转移研究院、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主办,重庆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承办,重庆大学图书馆、重庆重大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重庆大学校友创新创业创投联合会联合协办。

上一篇: 重庆大学携手国企民企 奏响产学研合作“三重奏”

下一篇: 弘深科创沙龙第十期 从旁观到参与:助力学生创业大赛认知升级